第二百一十七章 短突击步枪设计上的尴尬(2 / 2)

战术地位上,也从原本的近距离攻坚武器开始往手枪这种自卫救生武器的方向靠拢。

没办法呀,人家7.62mm一枪干上去。虽说有重型防弹衣,人死不了,但断几根肋骨,战斗中报销战斗力还是能做到的。

你拿个9mm的亚音速子弹...

直吹式导气射速是快,装了消音器以后,“噗噗噗”的枪声听着也很舒服。但架不住伤害太低...

除了给人刮痧外,几乎没啥子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近距离攻坚武器自然也就需要威力更大的枪弹。自然而然的,人们的目光就瞄到了自动步枪上...

降低精度,提高射速,接着再把枪管削一截,让它变短一点。成为一款新时代,另类的冲锋枪。

这类武器最出名的应该就是Aks-74u了。这款武器不需要多赘述,随着毛子们的步伐。

这家伙在中东也不少见,甚至很多人家里的书柜上就会挂着这么一把。

叶青有些纠结的是,做这个枪...

5.56mm担心威力不够,而7.62mm子弹又容易带来其他问题。

短突击步枪,真正核心的要求是尽可能高的射速和较短的枪管,这个可以理解为要有更好的指向性。

威力方面反而是能用就行。起码使用步枪弹的武器,不至于出现冲锋枪那种给人刮痧的尴尬。

前两者想要做到,在技术上完全没有什么难度。

反正精度上没做太多要求,枪管前端直接砍就是了。

而想要提高自动步枪的射速,那就得想办法加快活塞运动的行程。

武器自动化的动力来源,都是恒定的。子弹燃烧爆炸时产生的高压气体,由于没有更换弹药。所以这个量值是固定不变的。

想要让推动活塞的力更大,要么加大枪管上的钻孔,让更多的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冲击活塞。要么就是缩小枪管钻孔,提高单位压强。

这两点都很好做,效果也容易测试。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

短行程活塞导气的步枪,前文有提过。活塞的运动和枪机是不同步的。

那样就容易导致一个问题,压强是够了...

在子弹爆炸后,还在枪膛内飞行时,高压气体就已经推动活塞后座,带动连杆撞击在枪机上让枪机后移。

接着子弹飞出枪膛,这时活塞已经完成复位。而枪机却还在后座状态,这时候枪机复位没有完成,那么下一发子弹自然就没有完整地装填上来。

枪机复位的速度则由复进簧来控制。理论上,复进簧弹性越强,枪机的复位就越快。那么是不是将复进簧的强度提升,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不!这样做,只会让事情更加麻烦。

短行程活塞导气结构前面讲过,枪机后座的力,仅仅只是来源于活塞连杆撞击的力。如果贸然增加复进簧的强度,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枪机后座时遇到的阻力增加。

而真正的动力源,又是来自火药爆炸时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的力在推动活塞时,就有出现力的损耗,活塞再带动连杆,连杆撞击枪机...

等于说,真正作用在枪机上的力,在它作用上来前,就要经过多次的消耗。

对设计师而言,每多一次力的损耗,就意味计算量的上涨,和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不稳定因素多了,枪支的可靠性也就不用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