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朱家父子完善内阁制(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2 / 2)

片刻后,朱元璋方才抬起头,看向朱棡缓缓点头道:“既能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又能确保咱或后世皇帝在不被朝政琐事缠身的同时,掌握最终决策权。”</p>try{ggauto();} catch(ex){}

“但内阁成员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p>

随之朱元璋又是加重了语气的看向朱棡与朱标道:“他们必须是德才兼备,忠心不二之士,方能确保内阁成为咱的有力臂膀,而非潜在的威胁。”</p>

“没错,内阁制的建立的确可以代替相权,但需辅以严格的选拔,确保大学士们既能干练理事,又无僭越之心。”朱标也是转头看向朱棡道。</p>

“内阁的官员不用多,足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就行,而官职也不用高,毕竟他们没有实际权力,只有建议之权,这样也可以避免内阁做大。”</p>

朱棡看向朱标点了点头,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思索道。</p>

“可还有个很严峻的问题,那便是内阁官员勾结,意图欺瞒圣听,扭曲事实,又当如何?”</p>

朱元璋的确很满意内阁制,但内阁制也不是没有弊端,便又是看向朱棡沉声道。</p>

“其实很简单。”</p>

“为防此弊,内阁官员间应实行轮换制与回避制,避免形成固定的内阁圈子。”</p>

“同时,加强御史台的监察职能,使之能独立于内阁之外,直接向皇上负责,对所有官员包括内阁大学士进行监督。”</p>

“如此一来,一旦发现不轨行为,御史有权直接弹劾。”</p>

“另外,内阁政务议事应有详细记录,所有提议和决策过程都需存档备查,确保每项决策都能追溯源头,增加透明度。”</p>

“如此一来,即便有人意图不轨,御史也有权直接弹劾,毕竟证据都在那里摆着,谁能赖得掉?”</p>

朱棡又是思索片刻后,方才看向朱元璋与朱标笑道。</p>

“嗯。”</p>

朱元璋听后,也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内阁与御史台相辅相成,监察与辅政并举,这确是保障皇权稳固、防止权力滥用与欺瞒圣听的好办法。”</p>

“另外,儿臣以为,可适当提升内阁大学士的名声,以中心侍主使他们身具荣光,而不至于因权力欲望膨胀而生异心。”</p>

“同时,也要明确,内阁的设立是为皇权分忧,而非分割皇权,这一点必须在制度设计之初就明确无疑。”</p>

朱标也是沉吟少顷后,方才眼神坚定的看向朱棡与朱元璋说道。</p>

“大哥说的不错,读书人要的无非就是名与利,而成为内阁官员,权力虽然不多,但却可以侍奉在皇帝身边,名声自然就是有了。”</p>

“那朝廷发布圣旨,其才学识渊博,其德忠君爱国,便可入内阁辅政,这难道还称不上光宗耀祖?”</p>

朱棡也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p>

“那天下的读书人恨不得全部涌入内阁。”朱标也是点头笑道。</p>

读书人的那点心思,都差点写在脸上了,无非就是青史留名,那想掌控这些读书人,给名声就行,而且还是忠君爱国的名声,那他们必然爱惜羽毛。</p>

“那这件事便交给你跟老三解决吧。”</p>

“至于胡惟庸,就让他再蹦跶些时日吧。”</p>

朱元璋伸出双手,拍了拍朱棡与朱标的肩膀,嘴角方才闪过一抹冷意道。</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