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辛弃疾如此问,耿京的表情立刻就是严肃认真了起来。
他把辛弃疾召来,自然不是仅仅为了一睹祖先的英雄气,而是有着更加实际的目的。
“幼安,实不相瞒,咱是遇到了大事啊!思来想去,只有你能帮我拿个主意!”耿京非常诚恳的说道。
“大事?节帅指的是何事?”辛弃疾也脸色一肃,心中对于耿京如此看重自己立刻充满了责任感。
古人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往往都是如此开端的。
“唉!”耿京先是喟叹一声,然后才又说道。
“所谓大事,就是内忧外患啊!”
听到耿京如此说,辛弃疾心中一动,看向耿京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诧异和惊喜。
自从两个月前耿京等人起兵,义军可谓是如星火燎原,迅速发展到了二十多万人,占据是两个州府十几个县,可谓是威震山东。
但是,辛弃疾却也察觉到了这里面的诸多隐忧,只是尚未来得及跟耿京提点。
辛弃疾并没有着急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而是向耿京问道。
“节帅说的内忧外患,指的是什么?”
耿京对于察言观色也是略懂的,他从辛弃疾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不寻常。
“内忧就是各部兵马统率不严,战力良莠不齐,有些军将士兵意志不坚,之所以加入忠义军就是为了逃避金人捐税,一旦将来有变故,只怕要做逃命呢!”
“更何况,还有些人心怀不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砍我脑袋,去向女真人讨赏呢!”
耿京脸色阴沉的说道。
辛弃疾闻言,立刻就是说道。
“节帅放心,有弃疾在此,必不给这种小人有机可趁!”
耿京心想:你这句话,我是一百个相信的,可是那些叛徒杀我降金的时候,正是趁着你南下不在的时候啊。哪怕你后来替耿京报仇了,可也已经是彻底凉凉了。
“节帅所说的其它各项弊端,弃疾觉得也都可以逐一斧正!”辛弃疾非常自信的说道。
耿京一听,心中立刻就是大喜。
别看现在天平军有二十多万人,可大多都是贫民、山贼组成的,对于治军理政的事情,总共都是挑不出来几个能用的人。
而辛弃疾可就不一样,且不说他流传后世的词宗名头,就单单说现在,辛弃疾也是在北方有盛名的人物,十八岁就曾中过金国的进士,妥妥的出将入相的人物。
“幼安有何良策?”耿京满脸期待的问道。
辛弃疾立刻就是如同早有腹稿一般,针对耿京提出的问题逐一说出来应对之策。
其言语之干练,逻辑之清晰,策略之狠辣都是让耿京大为赞叹。
哪怕耿京曾在后世亲眼见识过一些小圈子里的风云人物,但是那些人与眼前的辛弃疾一比,却全都是一些庸庸碌碌之辈。
对于如何整饬二十多万义军,经过辛弃疾的一番讲解,耿京竟然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上到各部将领的统御掌控,下到军士的操练后勤,辛弃疾竟然都是滔滔不绝的讲了足足一个时辰。
耿京望着眼前的辛弃疾,甚至有了一种唯心论的‘生而知之’的感觉。
“二十万人啊,你是如何能如此的!”耿京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原本让耿京一想就头大的二十万的掌控问题,到了辛弃疾口中竟然如同掰着手数指头一般简单了。
至少在耿京看来是如此。
面对耿京由衷的赞叹,辛弃疾却是丝毫没有扭捏作态的谦虚。
“节帅想来应该知道,兵法有云: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辛弃疾望着耿京说道。
听到辛弃疾这么说,耿京立刻就是连忙点头。
“嗯,知道,知道!”
其实,他只记得这句话曾经在某个游戏里面看到过罢了。
至于什么兵法,耿京更是不曾有过什么钻研。
非要说什么兵法的话,他只是熟读过被非著名军事家大罗罗倍加推崇的《三国演义》。
嗯,不知道熟读《三国演义》是属于什么级别的将帅?
等到辛弃疾把耿京关于“内忧”的问题做了大略的解答后,他又是向耿京问道。
“节帅,内忧诸事,可暂以此等方法试之!”
“那节帅想说的外患又是如何?”
面对如此主动的辛弃疾,耿京已经是有了命运之神眷顾的感觉了。
什么张安国、邵进,什么乌合之众,如今看来,只要抱紧了辛弃疾的大腿,似乎都能一一化解。
“外患自然就是女真人!”耿京紧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