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花果山之行(1 / 2)

等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周燊思考了很久。</p>

关于夜光鱼到底是什么鱼?</p>

它身体里的能量从何而来?</p>

有没有这样的鱼了,或者说同样的物质?</p>

还有,为什么在接近夜光鱼的时候,自己总会涌起一股饥渴难耐的吞噬欲?</p>

其实之前他也想过这些问题,但是因为不知道夜光鱼体内含有如此庞大的能量,所以对此也没有特别去深究,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p>

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条半个巴掌大的小白条,居然蕴含了十几点的属性点啊,他要喝多少药膳汤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不由得他不去深想。</p>

“吞噬欲望,会不会跟我体内的炁有关?这条鱼体内能量这么高,说不定也是一条练气的鱼呢?同性相吸嘛,产生吞噬的欲望就能理解了。”</p>

“另外,精力不仅包含了炁,还有思维、意识、情绪以及第六感。而我的第六感远超普通人,我能感觉到夜光鱼的对于我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就产生了强烈的吞噬欲?”</p>

对于夜光鱼令他产生吞噬欲的原因,他想到了两个比较大的可能。</p>

而且他觉得可能性非常高。</p>

不过暂时只是夜光鱼一个样本,没有更多的参考数据,所以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p>

以后如果再遇到其他富含高能量的物质,或许便有答桉了。</p>

当然了,前提是还能遇到。</p>

“夜光鱼看上去跟《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的异兽鮆鱼倒是很像……”</p>

鮆鱼又名刀鱼、鲚鱼、鲂鱼,头长而狭薄,腹背像刀刃,故名刀鱼,大多生活在具区泽。</p>

……</p>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周燊便开始收拾起了东西。</p>

把冰箱里的药膳汤全部装到刚买的车载小冰箱里,包括一些饮料、啤酒、蜂蜜以及之前熬药熬剩下来的药渣,统统都放进去。</p>

还有奶奶的轮椅,这是老年人旅游的必备神奇。</p>

然后又收拾了两三套换洗衣物。</p>

“奶奶,不用带太多衣服,回头路上我帮您买,反正夏装很便宜的。”</p>

小老太太笑说:“新衣服我穿不惯,这些衣服我都洗的干干净净的,带着省得买了。”</p>

周燊笑道:“什么穿不惯啊,你就是舍不得钱。随便你,你带就带吧。”</p>

他上楼把电脑笔记本,以及一些书籍都带着。</p>

下楼的时候,奶奶正把冰箱里的一些肉菜送给隔壁老太太,顺便把门钥匙也叫给她,让她代为照顾一段时间鸡。</p>

隔壁老太太拉着周燊奶奶的手,羡慕的说:“老嫂子,你养了个好孙子啊,咱们村的老头老太,现在就数你活的最自在。”</p>

周燊奶奶笑道:“哪里啊!我让你一块去,你又不愿意,天天惦记你的那点田。你看我,说撂就撂了。”</p>

隔壁老太太叹息说:“那点田算什么啊,主要是大兰,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天忙到晚,就晚上出去跳个时候广场舞,还说我就晓得玩,我真要像你一样出去玩,那还得了啊?非拿刀把我砍了。”</p>

大兰是隔壁老太太的儿媳妇,非常泼辣。</p>

周燊奶奶笑着安慰说:“也不能怪大兰,两个儿子要结婚,她每天忙得脚打屁股蛋……“</p>

七点半周燊开车载着奶奶出发了,目标——200公里外的海港城。</p>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p>

当车子上了高速后,周燊感觉整个人都特别的放松,一路上哼着歌,聊着天,以100迈的速度朝东面开着。</p>

上次出来的时候,心里始终还是有一个心病——寿命。</p>

脑海里始终崩着一根弦,在不自觉的提醒自己,你是晚期癌症病人,你要修炼,千万不能停下脚步。</p>

就像电车的续航里程焦虑一样。</p>

明知道自己死不了,可就是不自觉的担心、害怕以及焦虑。</p>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寿命在昨天晚上接近了18年。</p>

他就算从现在开始不修炼了,他也能活到48岁。</p>

没有了寿命的焦虑以后,心情自然放松!</p>

一路朝前开。</p>

可能是基础属性增加的原因,他感觉自己视力变得特别好,路上一只虫子飞过,以及一些飞虫撞击在挡风玻璃上面,他都看得一清二楚。</p>

他现在能体会到飞行员是什么视力了。</p>

中间经过服务区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喝点水,上个厕所,到处逛逛。</p>

虽然他开车不累,别说开200公里,就算是开2000公里不休息也无所谓,但是奶奶长时间坐车会累。</p>

而且到服务区看看,也能增长见闻。</p>

奶奶今天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服务区,上次去淮江市,也根本没有上高速,自然也没有服务区让她看看。</p>

顺便买了5个甜粽子,早上他没有吃饱。</p>

在服务区停留了半个小时,然后他们继续出发。</p>

200公里开了三个接近三个小时,中午10点半的时候来到了海港城花果山景区。</p>

今天不是节假日,所以景区人并不多。</p>

他们吃过午饭乘坐景交车直达花果山的最高峰——玉女峰。</p>

“奶奶,这里是东江省的最高峰,海拔是624.4米。”</p>

拾阶而上,很快他们来到了第一站“迎曙亭”。</p>

“奶奶,这里原本是唐朝建的‘望日楼’,也就是看日出的地方,后来倒塌了,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572到1620年之间,距现在400多年前,在原来的往日楼的旧址上建了‘海曙楼’。”</p>

“到了清道光十三年,也就是1833年,陶澍捐资重修。陶澍这个人很出名的……到了1986年,又在海曙楼遗址,修建了现在这个迎曙亭,这也是现今咱们国家最大的全石结构的亭子。”</p>try{ggauto();} catch(ex){}

奶奶一直等他介绍完,然后才说:“嗯,不错,咱们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