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登堂入室(1 / 2)

重返1977 镶黄旗 1299 字 2个月前

现在的人几乎没几个知道,京城钢筋水泥的建筑一栋栋拔地而起,最早就是始于前三门地区的改造工程。

1976年,以解决首都职工缺房问题为目标,在东起重文门,经前门,西至宣武门的马路南侧,全程五公里,分为八个区段,占地二十二公顷的范围内,京城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高层住宅楼群的建设。

这上万套住房,也是首都第一次大规模采用大模板建筑体系,工业化施工的一次工程建设。

只是由于当时工期很紧,又缺乏成街统建的经验,而且是在受“运动”严重干扰,国民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建设的,前三门大街的建设工程有许多地方考虑不足,最后留下颇多遗憾。

比如说,保温和施工质量都比较粗糙。又如整条街没考虑纵深问题,只考虑了沿街“一层皮”的规划。再如粮店、副食店、中小学、托幼这些配套设施始终也未能完全。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第一例首都改造的样板工程。由于得到国家上层高度重视,频繁过问,前三门工程无论是在建筑材料的配置上,和建筑标准的规划上都是当时的最高标准。

像住宅面积,就是按照当年京城甲级住宅要求,每户建筑面积五十二平米进行规划设计的。而且由于多层住宅使用了电梯和增公共走廊,最终确定每户建筑面积达到了五十五平米。

至于从使用功能上,不但有公用的电梯、独立的厨卫、铸铁的暖气片、能晒到太阳的露台,而且为了满足“伟人”参观后提出的意见,还以降低层高为代价临时为每户增添独立的客厅。

虽然这些功能性房间的面积都不大,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但比起以往的民居建筑已经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相当人性化了。可以说,条件完全超越了当时的简易楼和筒子楼,基本等同于现代意义的单元房了。

另外,从感官上的文化变迁来说,也给人很大的震动。在老百姓的眼中,它甚至具有一种现代性。

在这批大楼建成后,曾经有许多人特意赶来参观。他们在体验过楼中的电梯,看过公家配备的抽水马桶,在阳台上吹过风后,无不认同住楼房是一种享受,高不可攀。

也正是从此,有生之年能搬进这样的单元房,成了广大京城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最高奢望。

对有独立厨卫,能集**暖的单元房的渴望,成为了新的衡量标准,主宰了京城近三十年的居住观念。

当年能把家迁进前三门大街新楼的人,在大多数人们的眼里,基本等于最先把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化生活的幸运儿,大家都只有羡慕和嫉妒的份儿。

像洪衍武前世就常听“大人物”怀念往昔时,甚至把这里比作京城的“盘古大观”,或是沪海的“汤臣一品”。

只是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零八年奥运会以后了,那时前三门大街同样风光不再,这些建筑也和其他旧楼一样地被时光的灰尘掩盖,再没有半点吸引人的地方。

洪衍武顶多是当个有关时代更迭的笑话听听罢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如今恰逢其时,竟然有了亲眼看一看的机会。

那么既然闲着也是闲着。在换装之后,他便饶有兴趣地参观起叶璇家的房子来。

应该说,叶璇这间房的软硬件条件在当年确实是属于较高层次的。

厨卫都是用瓷砖贴好的。不但小客厅里安装了一部电话,家电也很齐全。而且电视、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和电冰箱居然都是进口货。

唯独家具显得有些老气,都是些暗红色的松木制品。但当洪衍武发现家具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号牌后,彻底明白过来,原来每一件桌椅都是公家白白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