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三吴都会(2 / 2)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2742 字 2个月前

嗯,不着急,秦淮八艳除了马湘兰已经作古之外,其他的都还小。</p>

至于那草衣道人王微,半老徐娘一个,还曾嫁过人。为免被称为人妻林,还是算了罢。</p>

更加令他惭愧的是,自己一个武官竟然还不会骑马,连大明的妓女都比不过。</p>try{ggauto();} catch(ex){}

这必须得尽快练好,不然以后只有被骑的份。</p>

他对阮美的过往经历也有些好奇,这小子二十啷当岁的年纪,一副社会人儿的派头,也不知是怎么练出来的,于是便问道:“你小子当伙长之前究竟是干什么的?”</p>

“好教林大人知道,小的原本是在院中帮嫖贴食,俗称架儿的就是。后来我爹从朝鲜回来,不让我干这行,非拉着我去当什么伙长。”</p>

阮美说着又道:“幸好林大人把我捞回来了,不然在海上可不闷杀了我。”</p>

林海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这厮是西门庆的结义兄弟应伯爵一流的人物。</p>

俗话说“乖不过唱的,贼不过银匠,能不过架儿”,这等人也是有其长处的,关键要用对地方。</p>

说话间,三辆马车已来到杭州城东南的候潮门。</p>

阮美问道:“林大人可要入城?若是直接去见那草衣道人,绕城前往会更为快捷。”</p>

林海看过这年代的杭州地图,西湖离杭州城不远,断桥就在城墙西北角再往西一点点,他想了想道:“现在去,大约什么时候能到?”</p>

阮美回道:“走快点的话,天黑前应该差不多。”</p>

林海看了看天,太阳正斜挂在天际,此时应当还在申正时分,于是问道:“杭州城竟有这么大?乘马车从东南绕到西北竟要一个时辰?”</p>

“那还得拼了命跑哩,杭州的城墙有四十里长。”阮美说着又道,“听说在宋朝时是这两倍,后来被蒙古鞑子给拆了,这城还是当年的张王重修的。”</p>

所谓张王指的就是张士诚,这个盐户出身的元末豪杰在江南一带口碑很好,民间一般尊称他为张王。</p>

传闻明太祖朱元璋对此很不爽,曾派人四处密查谁在说张士诚好话,这些探子见到有人在窃窃私语,就会大声呵斥“不许讲张”,由此“讲张”成为苏南地区的一句俗语,大概就是闲聊的意思。</p>

但到了晚明这个言论空前自由的时期,这些都没人管了,每逢张王诞辰,江南甚至很多人会在门前扎龙草、烧九四香,公开祭奠这位明太祖的死敌。</p>

听到阮美的话后,林海道:“大晚上去踹寡妇门,不太好。我们今日先在城中寻个住处,明日再去断桥不迟。”</p>

阮美笑道:“那王微可不是寡妇,人家前夫还活得好好的,听说如今在辽东当了副总兵。”</p>

王微的前夫就是《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和她一起嫁入茅家的还有她的好姐妹杨宛。</p>

后来王微看茅元仪对杨宛比对自己好,于是就离开茅家重操旧业。不过这草衣道人也是洒脱,至今和茅、杨二人还多有往来,或许这就是明代的和平分手吧。</p>

这些林海也都听许一龙说过,他之所以对王微如此看重,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和茅元仪的关系不一般。</p>

而茅元仪的背后是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帝师孙承宗。</p>

不过这层缘由林海也犯不着和阮美说,只是问道:“城中何处衙署较多?先带我去看看。”</p>

阮美于是命那车夫继续西行,从正阳门入城来到御街上。</p>

这条街本是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所修,在当时是吴越王王宫前的一条主干道,纵贯杭州城南北,足足有十余里长。</p>

当时杭州的城墙有七十里,乃是钱征调二十万民夫修成,南宋定都临安后进一步扩建,并将那条纵贯南北的街道改成御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p>

明代杭州御街的长宽均不及前代,但也让林海小小吃了一惊,只听阮美在一旁道:“再往前就都是各种衙署了,我们得下车步行。”</p>

林海点点头,对阮美道:“你和冯一刀、歪嘴在此等候,我带伦第一和武朗下去走走。”</p>

林海带着那两人顺御街北行,首先看到的就是街道以西的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衙署。</p>

那是一片十分宏壮的建筑,四周被院墙围住,门前立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远远可以看到里头飞檐斗拱、殿宇森森。</p>

“猜猜看,这里头住的是什么人?”林海笑着问武朗,伦第一在旁边替他翻译。</p>

武朗看着那藩司衙署出了好一阵神,半晌后才道:“这是神灵的住所吧?”</p>

林海摇摇头道:“不是神灵,也是个和你一样的人。他是个大明的官员,替我上次跟说的那个大明皇帝管辖子民,归他管的人大概有一两千万。”</p>

说完之后他怕巴赛族的语言里没有一千万这个词,于是又道:“嗯……大概就是有几万个金包里社那么多人。”</p>

如果是在来大明之前听到林海说这话,武朗一定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但在见识了三吴之地稠密的人烟之后,他已不再怀疑。</p>

“这样的人,即使不是神灵,那也和神灵差不多了。”武朗闻言喃喃自语,对于原始的泛灵信仰来说,其实神灵身上的人性远超神性,因此他们并不忌讳把神灵和人相比。</p>

“但在大明皇帝的眼里,这里头住的人就像你眼里的一只蚂蚁差不多。只要大明皇帝动动手指,很快就可以让这个人脑袋搬家。”</p>

林海说着又继续往前走:“这个衙门叫苏杭织造署,这里头住的人专门负责替大明皇帝缝衣服……你别误会,他不是自己缝,他管着好几千个为皇帝缝衣服的人,别看他管的人少,论权势比刚才那个衙门里住的人要大得多。”</p>

“这个人说起来有点可怜,他本来是皇帝身边使唤的人,为了防止他和皇帝的女人有染,他下面那玩意儿被一刀咔嚓了。对了,你知道皇帝有多少女人么?就这么说吧,哪怕一天晚上睡一个,这辈子只怕也睡不完。”</p>

林海带着伦第一和武朗一路前行,接着是浙江都司、杭州前卫、杭州右卫、杭州府衙、钱塘县衙、仁和县衙,还有黄册库、盐运司、水利道、提学道、清军道……</p>

杭州城的衙门大多都在这一片,林海又挑选了几个大致对武朗说了下里头住着什么人,给大明皇帝干什么活。</p>

最后,林海笑眯眯地问武朗道:“我打算让你成为东番的皇帝,你觉得怎么样?”</p>

列位书友国庆快乐啊!老朱这章足足码了十几个小时,删掉的字数和留下的差不多。这还不算翻书的时间,为了写好这章我先后翻了万明、樊树志、陈宝良、李伯重、商传、韩大成等明史专家的书,就是想在本章着重写写晚明江南的自由开放之风,最终的成品我自己觉得勉强及格。可能有人会觉得水,但老朱很想在这本书里将一副晚明版的清明上河图在列位面前徐徐展开,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了,但不应被遗忘,因为它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活力。尤其是想到后来满清入关,就像一件精美瓷器被摔得粉碎一样,所谓悲剧莫过于此……</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