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焕然一新(1 / 2)

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第一千九百零六章焕然一新装裱工艺,其实就是浆糊和水的艺术,周至用小酒精炉子和小锅调制淀粉水的时候,女主持人已经在一边开始激动了,听那语气颇为大惊小怪。</p>

张思洛在一边充当翻译,问周至这是什么高端秘药。</p>

周至笑道:「这就是淀粉,熬出来的粘合剂,其实就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浆糊。」</p>

老会长三幅作品,前两幅已经揭裱上墙了,今天只留下了「合理追求」那一幅,留作揭裱工艺的展示。</p>

工作其实很简单,在台面上铺上一张大宣,然后将裁切掉边缘的原作去掉锦边之类装饰,画心朝下铺在大宣上,用开水和冷水交替浇淋,用毛巾卷辊压去画心和背裱之间的杂物,粘合剂,就可以将背裱揭走了。</p>

老会长书法背裱用的是高丽纸,这种纸在中原封建王朝时期,长期被列为贡品,从唐代开始,就是宫廷高档书画用纸,因此周至和徐邦达对其性能并不陌生。</p>

不过边上的女主持人属于小白,这个栏目也相当于非遗科普栏目,好多问题层出不穷。</p>

比如浆糊粘合怎么能不让作品发生类似食品变质之类的问题,又比如墨汁在宣纸上书写时能够晕染,为何作品完成以后,再用冷热水浇淋,它就不会再晕染了呢?</p>

对于这些问题,周至也一一解答,顺便也对国画做了一次科普。</p>

朝鲜的书画类艺术创作基本是从宋元时期才开始,一直到一九四五年以前,都是照搬中原艺术,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风格和中国古代别无二至,尤其是十六十七世纪,将朝鲜画家和中国画家的作品摆在一起,你完全无法区分两者在创作风格,手法上的具体差异。</p>

那个时候的朝鲜号称「小中华」,这名号也不是白来的。</p>

因此周至只需要就这老会长的书法讲解一下笔法笔意,讲解一下从结字的哪些特征,可以分析出老会长曾经师法过哪些书法大家,然后又产生了哪些自我变化,最后形成了现在的书法风格。</p>

然后又讲起了作品产生「病变」的原因,将话题从书法作品鉴赏,转移到装裱工艺上来,一边聊天,一边将纸张背面的茧纸揭掉,只留下镜心。</p>

在外人眼里,老会长的作品已经损伤得触目惊心,画心已经被撕裂得到处都是裂纹,全部加起来,大大小小不下数十处。</p>

但是周至却很轻松,他也没有搞危言耸听那一套,只老老实实告诉主持人,作品受损并不严重,修复起来非常简单。</p>

主持人看着满纸裂纹的作品都傻了,这都叫不严重,那什么才叫严重?</p>

周至笑着解释,现在这幅作品虽然撕裂纹很多,但是说到底都是新伤,而且伤害的属性很单纯,纯物理的。</p>

相比国内那些上千年的古画,身上的伤痕包括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很多还是相互叠加,相互积累,好些发现的时候已经碎成了碎片,最大的一片也不过扑克牌大小的那种。</p>

中间还夹杂着上千年的灰尘污垢,现在老会长的作品对比起那些画作来,真的只能用「简单」来形容了。</p>try{ggauto();} catch(ex){}

说话间周至便开始对画心进行拼合修补,就是用水浇淋画心,利用水的浮力,将裂缝细心地拼合到一起,再用裁剪好的宣纸条叠压在拼合好的裂缝之上,让肉眼再看不到裂缝的痕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