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这个词对于每个人似乎都不陌生,或许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着自由,我亦是如此,我时常会觉得自己不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的习惯了那种自己所认为的不自由的状态,然而,就是“自由”这个我一直所向往和追求的东西,我却从未深入的思考过,到底什么是“自由”,直至今日,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我看完了这本约翰·穆勒或者说是密尔的《论自由》,才让我重新思考“自由”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首先说一说自己对于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吧,这本《论自由》首次出版于1859年,距今约164年,再加上国别的差异,内容的晦涩,势必会导致翻译起来的高难度,而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这本书不好读,虽然是中文,但和我做英语阅读理解时候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每个字(英语单词是大部分认识)我都认识,但是我就是没办法把这些字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去解读它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所以也导致这本十余万字的书我看了五个多小时,而且这个速度绝对算不上慢的了,和其他书友相比的话,这当然也和我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关系,对于书中的超过三分之二的文字,我大概是没有弄清他背后真正所要表达的东西的,但我还是想尽快把它看完,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虽然内容对我而言较为晦涩难懂,但是从结构上讲还是十分清晰的,首先是导读部分就概括了主要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续正文阅读过程中的阅读压力,在序中也详细地介绍了作者,也让读者厘清了穆勒的思想渊源,他师从边沁,所主张的自由主义也深受其功利主义的影响。
我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又看了罗翔老师关于这本书的分享视频,他在视频里说道:边沁的功利主义所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但是这毫无疑问会造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然后针对这个问题,穆勒便把尊严引入了功利主义,认为从长远上看,尊重个体的自由,会导向最大的人类幸福。
罗翔老师的这段话,似乎为我们理清了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而穆勒在书中的正文中所讨论的思想和言论的自由,自由发展的个性是人类幸福的要素之一,以及社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边界问题,都引人深思,其中的观点也是让人深受启发,最后还举了若干个例子,也值得人去细细品味。
下面我说一说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点吧。
首先第一个点就是穆勒认为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社会中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如果某个观点被抹杀,无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都将是另一个观点的损失,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我们就是抹杀了一个正确的观点,如果它是错误的,我们同样也失去了从这个错误的观点中对照完善的机会。我们也有句老话叫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想作为个人,我们也应当多听听几种不同的声音,加之以自己的思考,才能从中得出最接近真理的结论。
让我印象较深的第二个点是穆勒关于个性的论断——人成为高贵而美丽的沉思之客体,绝不是靠把他们当中一切个性的东西都磨砺得千篇一律,而是靠在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容许的范围内把个性培养起来、发扬光大。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得出,个性是人类幸福所必备的要素之一,但这个个性却不是毫无边界的,这个个性也是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