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文风,如果抛开书写之人的身份,拿在这样的晚宴之中,是绝对会引起众人追捧的,考虑到那慕容辛的年纪,恐怕更要有诸多赞誉。
即便如此,现在碍于鲜卑之别,以及众人之前的断言,他们不好立刻改口,但议论的声音和人数已经迅速降低,而随着那朗读之人的继续,文章的文意也慢慢传达出来,这议论的人就更少了,更是多了一点零星的赞赏和认可之意。
那几名鲜卑人,刚才还是面色通红,觉得受到了耻辱,但现在听到零星的几个称赞,顿时还是面色通红,但神色已经变了,露出了激动之色,对视之间更是神采飞扬,显然能被中原名士认可,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刚才众多名士还看低此文,如今竟有人认可,更显得此文珍贵!”
“我们一定要受到中原认可,让他们不再看低我等!”
“这是一个好兆头,这说明咱们慕容鲜卑,也是可以的!”
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激动,实在是能当场转变众人的看法,着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尤其是这群人还是中原的顶尖名士,但究其根本,却是因为慕容辛的这篇文章,确实让众人刮目相看。
最初的字,到后来的文风结构,都只是表象,而文章的内涵才是关键。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开篇就点名了东方六国,不敌秦国,被秦国灭亡,但接下来的两段,却是在回顾这六国格子的强盛时期,以及诸多人杰的事迹,有诸多追忆,引起百家共鸣,然后忽然就文风一转,就说起暴秦崛起,逐一吞没的事情。”
品味着文章内容,陈止也不由点头,同时想起了在原本历史中,很有名气的一篇文章
《六国论》。
“《六国论》乃是宋时苏洵所作,论起结构和这篇《诸国论》十分相似,同样也是写的秦国与东方六国之间的变迁,但在立意上,两边却截然不同。”
陈止这边想着,那念文之人,正好也读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
这最后一段,是以秦朝灭亡收尾,然后讲述了六国贵族在一定程度上的复兴,又有诸国之意,算是点题了。
但陈止自是知道,这其实就是议论文中断章取义的技巧,因为在这之后,就是汉朝一统,历史掀开了崭新篇章,六国贵族或许也有存留下来的,但在历史舞台上,已经没有了他们的角色。
“《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论据,讲述了什么样的行为,最终会灭亡,是将所处的宋朝,暗暗比喻成进贡和贿赂强秦的六国,暗示结局,而这慕容辛的《诸国论》,其实是将秦国的灭亡,归结于东方六国被强行吞并后,心有不满,最终造成偌大帝国轰然崩塌,这其实是在映射新汉因为匈奴反派,对周边部族,采取高压态势,乃是一种委婉的劝诫,这种劝诫,颇得文人名士的欣赏,所以他们才会改变口风。”
就好像后世科举的时候,考生答题不光要看字体、看卷面、看学识,同样也要看对考官心思的揣摩一样。
这新汉朝的名士,很喜好这种利用文章,委婉劝谏的手段,显得优雅,又有担当,还容易青史留名,乃是性价比相当高、技术含量亦不低的文士手段。
鲁王说的文武比试,这文之一道上,此等手段堪称绝妙。
最后,连徐老和鲁王都不由点头道:“此文甚佳,足见功力,也是用心的,虽然你不是中土之人,但深得我辈精神,值得称道。”
听得此言,以那慕容辛的倨傲,依旧免不了露出喜意,但他颇有城府,很快敛去,然后想到了原本的计划,看了陈止一言后,上前两步,赶着颇为热闹的气氛,就说:“两位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番邦小民早就听闻大明,甚向往之,今蒙错爱,称赞陋作,心中甚感惶恐,但此文实乃小民心血所铸,是为了能对上国有所助益……”
他这么一番马屁爬拍下来,别说鲁王、徐老,围观的众人亦暗暗点头。
这慕容辛的话还没说完
“但小民毕竟是番邦之人,文章写出来,也很难被人重视,还望两位长者能新赐一名,也好使得此文,彰显于世。”
( 冠绝新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