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毅心里骂道:“祖法?狗屁祖法,再说了,就这么几个人一点排面都没有,自娱自乐罢了!”
刘长河当然不知道自己儿子心中已经把所谓祖法骂了十八遍,拉着儿子的手出了门,他要带刘云毅去巡视家族的领地。
先是去了三家店铺,在东吴城的西市有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店铺。
东吴城有东、西两市,城中百姓购买物品全部要到这两个市场。
西市类似刘云毅时代的菜市场,是平民们买卖的场所,买的都是生活必需品,什么米面粮油都能买到,商贩大多数都是自由民和佃民,就随便摆个摊,条件好些就做个推车叫卖
还有少部分的店铺,一般就是像刘家这样稍有规模的商家,贩卖的物品档次要比自由民和佃民强,当然价格也要高不少。
如果西市卖的大多数是生活资料,那东市卖的东西一般都是生产资料,马匹、耕牛,还有农具和镐头等等这类商品。
其实西市和东市的物品主要面向普通人,比如金银首饰,大多数普通人买不起,也不会在这里卖,只有城市中富人区能够买到,那里有类似奢饰品专卖店的铺子。
刘家在西市有一家店面,买一些比普通瓷器价格高一些的瓷器,另外还有两家铺面位于接近富人区的地方,卖的都是最高档的瓷器,价格自然也是最高。
在西市,不仅仅有商铺,还有大量的加工工厂,刘家的瓷器制作窑厂就在这里。
刘长河先是带着儿子来到店铺,掌柜的叫周季,四十多岁,在刘家待了二十多年,说是掌柜,其实还是账房和伙计,一人兼任三职。
“老周,今天怎么样?”
刘长河走进店铺询问。
周季赶忙回答道。
“老爷,少爷,今天已经卖出去三件,一共卖了三百三十钱。”
刘长河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个铺面一天也就能五百钱左右,一月下来是十五六贯钱,一贯钱是一两银子,这么算下来一个月能赚十五六两银子。
这个店铺一年能赚一百六七两银子,另外两个店也差不多,三家店铺,全年下来能有四百五十多两银子。
在东吴城,一个普通人一年能赚上二三两银子就能生活,当然,年收入二三两相当于贫困户,只能算活着,一般人年收入怎么的也要四五两银子。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家来说,年收入四百五十两银子那是天文数字,可望不可及,但对刘家来说也只是小康家庭。
刘家一共雇了十个人,像周季、宋阿三这样的普通佣人七个,另外三个是工人,十个人平均每人“年薪”有十银子左右。
每年人力成本就是一百二十两左右,然后还要抛去材料成本,差不多要六七十两银子,然后是各种课税,这个最多,一年有一百二三十两银子,这么算下来,刘家一年的净收入不过百十多两。
一家三口年收入一百两银子,平均下来每个人三十多两银子,相当于普通自由收入的六七倍左右,这个收入真不高。
昨天刘云毅就看到那位李公子打赏红鸾,出手就是十两银,他却只能“白票”,这就是差距。
怪不得对方鄙视自己下下品的身份,刘云毅都觉得自己这样的家业能被评为世家都有点胡扯。
当然,人均年收入二十多两银子也是刘家两辈人拼死拼活干出来的,放在普通人眼里可望不可及,至少需要奋斗几十年才有可能实现。
看了看店铺,刘长河又带着儿子来到了自家的烧瓷作坊,这里才是刘家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