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远虑近忧(1 / 2)

对于新经济,关云天跟叶佳怡和丁祥谦有过多次论及,但以前只是泛泛而谈,从来没有涉及具体事件,深入讨论过。

听说关云天要征求自己的意见,叶佳怡道:“新经济包括好多方面,不知你想最先接触哪一行?”

“前面说了,下一步我想把昌达集团储备的四百亩建设用地利用起来,以咱们现在的条件做地产开发,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差行动了。”关云天道。

“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是好事,住房商品化的趋势,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这个时候切入地产开发,不早也不晚,应该说是恰逢其时。只是房地产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以昌达集团现有的流动资金,恐怕很难支撑几个楼盘的开发。”叶佳怡的见解总是很有参考价值。

“昌达集团目前还得以现有几个生产项目为主业,企业流动资金一分也不能挪用,要做房地产开发,资金必须从其他渠道想办法。今天找你,第一,征求你对企业下一步打算的意见,第二,咱俩再次分工,如果启动地产开发,昌达集团的现有业务由你全权负责,我把精力放在地产开发上,这边就完全无法顾及了。”

“这没有问题,有事我会及时向你汇报。”

“那就这样定了,一两天之内,开个董事会,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提交董事会讨论,争取股东们的支持。”

其实自从昌达集团参与地方企业改制,得到了四个企业的厂区地皮,股东们就大致知道那些土地的用途了,当关云天在董事会上提出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时,得到了几位股东的一致同意。

这些股东都受过良好教育,经常关注国家发展形势,根据某些信息,早就判断房地产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他们对传统制造业有深刻认识,一致认为在传统制造业中坚守,企业的发展空间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往其他行业迈进是早晚的事,早迈出这一步,或许能遇到更好的机会。

别说在富源县,即使在整个华源市,要论从事房地产开发,也没有比昌达集团条件更好的企业。首先,他们有现成的土地资源,其次,昌达集团在社会上的名声很响亮,这对将来的住房销售有很大的便利。

但是,关云天经过了解咨询得知,房地产开发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以单个楼盘渐进式的往前推进,不免给外界造成没有实力的印象,如果多个楼盘同时开发,就需要大量资金做后盾。

有人向关云天建议,让他以卖楼花的方式搞预售,可以筹集一部分开发资金,关云天了解到这种方式的操作程序后,被他否决了,“我是实实在在的搞开发,不是为了圈资金。做传统制造业,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良心企业,做房地产开发,我们仍然坚持同样的理念。”

为了筹集开发资金,昌达集团再次敲开了各金融机构的大门,关云天跟财务总监老丁各自分工,他负责在农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原信用联社改制而来)融资,工行、建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则由老丁负责。

跟农商银行的孙行长见面时,关云天提到想涉足房地产开发,对方很不理解,“昌达集团是全市

名列第一的大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做的很好,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做房地产?”

“孙行长,因为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开发,我有好长时间没来拜访老大哥了,有些事没来得及向你汇报,半年前,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参与了几家地方企业的改制,通过一些交易,昌达集团得到了几百亩位于城区的土地。住房商品化是今后的一大趋势,我们想趁这个机会,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及时介入房地产市场。”关云天解释道。

“这涉及企业转型啊!昌达集团现有产业怎么办?那都是你们做了多年的产业,一下子扔掉不可惜吗?”老孙跟关云天是多年的朋友,昌达集团的每一个项目,都得到过他的支持。

“不是企业整体转型,现有产业还要继续经营,我们只是把一部分资源和精力投放到房地产市场。我知道你对昌达集团非常关心,但我的做事风格你还不知道吗?一向稳打稳扎,不会把正常经营的项目随便扔掉。”

“如果继续保持昌达集团现有产业的稳健发展,只把部分资源投到地产市场,这个决策我支持。呃,你们这几年在北部山区开发的农业项目,据说效果不错,我们农商银行在金寨、临山和源水三个乡镇的办事处,这几年的绩效都提高了不少,说明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大有改观。”老孙道。

“其实,当初涉足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除了配合县里的扶贫开发工作,另一个目的也是想让昌达集团跨出传统制造业的范围,这次准备涉足地产开发,也是同样的目的。”

“嗯,作为企业的经营着,你们做出的决策肯定有自己考虑,不过我不明白的是,昌达集团的传统制造业做得这么好,你们为啥要试图离开这一领域呢?”

“孙行长,你一定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还有未雨绸缪这样的成语故事,实际上,这样的近忧前几年就有了,只是因为昌达集团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到目前为止还能应对自如,才让外界认为我们平安无事。”关云天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