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舅爷(2 / 2)

后来等到妻子过世后,燕王会常常想起来曾经的一切,有些后悔,但又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命,他这个燕王一直还活着,妻子却死了。

经过这些事情后他对夫妻之间其他问题搞不清楚,但对于做夫君的在妻子心头还不如另外一个人这一方面,很有心得体会。

尤其看到长子这样,多少年一直是老光棍,结果来了个小娇妻,燕王能够感觉出来儿子的感情,一下子就像是老房子着火没救了。

在儿子儿媳两个人的感情上,儿子自然要付出的多点,而儿媳的心里要挂念的人就多了点,除了自己的亲弟弟,还有一个一直陪伴儿媳长大的人,儿子对小舅子还好点,说句不客气的话,儿子的年纪足够当小舅子的爹,那么他们感情还不错。

但对于那位陶家大娘子,他能够感觉出来儿子的郁闷,因为儿媳常常提到陶家大娘子,只怕在他们夫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她的印记,这种感觉让儿子感觉很难。

燕王一直旁观者,知道儿子心目中的情敌是儿媳的闺蜜,就如同他当初对大舅哥的感觉一样,让燕王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会这样?

他就特意调查了一番陶家大娘子,之前他们早就有过调查,但之前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十八娘身上,也就感觉陶家大娘子很能干,其实并不怎么太在意。

燕王这一次仔细调查一番,感觉这位相当不错。从资料上看这位闺蜜算是儿媳的师门师姐,他怀疑后来的儿媳其实是陶家大娘子的学生,名为姐妹,其实是师徒。

那也怪不得十八娘在嫁进王府后,陶家大娘子根本就没有留在燕王府。而很有可能造就这个儿媳特别能干的人选就是她的闺蜜,怪不得儿媳这人为了闺蜜干出不少事情来,只因为她们之间的情分相当的深厚,对于儿媳十分惦记自己的师姐,燕王无法指责什么。

如果儿媳根本不在意对她有恩的陶家大娘子,那么燕王反而会感觉可怕,因为这个儿媳根本就没有人情味,这才是需要注意的情况,燕王宁可儿媳在意曾经的朋友,这样子才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燕王搞清楚后,自然要开解一下儿子,省得一向感觉缺少感情的儿子,在处理感情时十分青涩,在和妻子相处时没有走对路,反而有可能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这对要上战场的人是个大忌。

他们家族的男子一般不动心则以,要是一动心的话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希望儿子能够走好,之前他们夫妻那是有一个睿智的大舅哥从中调和,而今现在的儿子就需要他这个做父亲的人出头。

“十八娘这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子,但挺有本事,你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妻子。其实要是她一点也不在意陶家大娘子才十分麻烦,因为她没有人情味。”燕王说道。

对面的世子有些惊讶地看着父亲,在他的眼里父亲一直是个不怎么会说好话的人,就在这一刻的他有些怀疑这不是他的父亲?竟然想要给他这个做儿子的做什么思想工作。

可这的确是自己的父亲,贺珲还是认出来,这一刻的燕王看见儿子狐疑的神情,这神态让他看上去不怎么顺眼,想要揍儿子一顿,这个熊孩子!

他也是为了自己儿子好吧!不过这一幕,也说明儿子真的是活在现实中,真好!要是妻子知道一定会很高兴,她的儿子长大,会疼妻子了。

他突然间想要谈谈妻子,后来经过磨合后的夫妻两个活得十分快活,谈谈他们夫妻之间曾经说过话,这也算是给自家儿子做一下警示,不要让儿子走上自己的路。

他一直记得妻子去世之前,要求他多多关心一下大儿子,她不要儿子做一个高冷的人,而是活得很真实,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燕王还记着这句话,终于等到儿子吃醋了。哈哈哈!妻子要是知道一定会很高兴,原来这个儿子就是一个思想太直的孩子。

燕王想到这里笑了起来,对面的世子再一次感觉自己的亲爹有毛病,竟然自己突然笑起来,刚想着要不要把府里的军医请过来。

燕王就回过神来,缓缓地说:“当初你娘就是你舅舅一手带大,等你娘长大后就介绍给了我。那时候的她还真的年轻,又特别的漂亮。”

说到这里时,燕王脸上露出怀念的神情,让世子瞪大了眼睛看着,亲爹这是什么意思?这些事情他爹可是从来没有谈过,这一切让贺珲有些恍惚。

燕王看见儿子的神色后气得不行,就轻轻踢了儿子一脚,这个熊孩子,为什么听个八卦也是一脸的面无表情,一看到他那一张脸就让当爹的人出戏。

他踢完儿子后,就说:“后来你娘嫁过来后就天天惦记着你舅舅,可把我气坏了。”此刻的他仿佛看到了那个还十分莽撞的自己。

此刻的燕王一心想要他们的儿子了解一下夫妻相处的方式,就把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私的一部分告诉了大儿子,因为两人有些像。

世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此刻的他有些不相信这是他家父王,这不是烧昏了头?父王一直以来表现的对大舅哥十分尊敬,怎么感觉现在的父王对舅舅很有意见,这是怎么一回事?

燕王看透了儿子的心思,就说:“是的,我很尊敬你舅舅,他这个人相当的有才,属于那种很聪明的人,但不等于我对他没有意见。”

世子听后有些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啥?尊敬舅舅,却还是有着不少的意见,这啥意思?此刻的他有些不明白父王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

燕王用大手抹了一下脸后说:“对啊!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娘更在意你舅舅,让我这个做夫君的人感觉自己被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