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山鹿馆(1 / 2)

歌舞伎町,没有城墙的平户城最为繁华的不夜之地。

房舍如林、檐角交错,与城下町那些较为简陋的房屋比起来,歌舞伎町有好几处楼阁建得极为挺拔耸立,两层的建筑也不止一地,这些精美的建筑在这片区域里突兀的显得鹤立鸡群,虽然不及大明城池里常见的钟楼鼓楼那样有着显赫的标志性,但它们依然构成了平户城最有特色的一片区域。

这里的道路不像明城那样铺有石板垫道,却依然规划得井井有条,棋盘状的格局将几个较大的楼宇剧院分割为各自独立的街区,间差的街面则留给了一些小的饭馆流所,这样的布置有着精细的考量,尽了最大限度的免去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比如一个街区的场馆擅长平安时代的歌舞,那么与之紧紧相邻的下一个街区场馆必然就是擅长另一种节目,要么是镰仓时代极为盛行的“净琉璃”舞蹈,要么是极为阳刚的野郎歌舞,或者是其他的乐子。

不过,若是论起平户城里节目最全面、最受欢迎的剧场,那就非山鹿馆莫属了,在这座占去寻常剧场两个面积的大场馆里,所有日本德川幕府时期能欣赏到的一应剧目,都能看得到。

幕府不允许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通行,到山鹿馆来寻欢作乐的人们,有钱的就骑马乘轿,经济实力差点的,就只好走路了。

山鹿馆的大门口,有专门的人候着上门的客人,替他们拴马落轿,替他们开门脱鞋。

做这些工作的人,地位自然不高,但一般人也没资格干,多是些破产的下层武士,来这里赚些辛苦钱。

今晚的夜乌云压顶,黑沉沉的天空似乎就在头顶上方三丈高的地方悬着,空气里沉闷无比,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山鹿馆大门口的灯笼无精打采的吊在屋檐下,偶有随着不知何处飘来的风来回荡两下,把斑驳的光亮投向喧嚣的路上。

光影里,一个挑着担子的人站在门口不远处,担子一头的红泥灶头冒着火苗,铁锅中荡漾着勾人的清香。

看门人早已对其熟络,那是一家明人面馆的摊子,名字很奇怪很长,但味道不错,若不是有工作在身,在这炎热的夏夜里去吃一口他家的荞麦面,是很好的宵夜。

聂尘带着郑芝龙和郑芝豹,穿着体面的对襟长衫---这是新花了一点银子在成衣店买的---从洪旭的摊子跟前擦身而过,双方交错的瞬间,彼此都微微的点了点头。

山鹿馆的看门人照例将掐媚的笑脸涌上面部,他们虽然是高贵的武士,但破产之后早已没了武士的尊严,对待客户要有好的态度是成为看门人之后必备的职业技能。

“客官,里面请。”他们用倭话殷勤的向昂首而入的聂尘打着招呼。

聂尘等人矜持的点点头,在门口脱下鞋子换上软鞋,一言不发的继续往里走,而他们换下来的鞋子,自然由看门人妥善的保管,并绝不会在出门时被弄错。

进入大门,见了里面的布景摆设,就连见多识广的聂尘,也不得不瞪大了双眼,露出惊讶的表情。

两株经过修剪的迎客松种植在红漆大门两侧,亭盖巍巍,青翠如华伞;一条蜿蜒的石板路在充满日式风格庭院中通往正厅,庭院由假山、水池和各式花草构成,石灯在树木山石中发着幽幽的光,每一处布置都是精巧匠人用心摆布,光线恰到好处的照亮了石板路,却又丝毫不会夺去正厅的光芒,每隔几步,就有穿着和服的女子站立在路边,客人一到就蹲身欢迎,态度恭敬从容,仿佛是在伺候自己的丈夫一样体贴。

郑芝龙和郑芝豹浑身都不自在起来,两人在澳门早已混过花丛,不是未经人事的雏儿,但遇到像日本女子这样的迎合度,还是有点受宠若惊。

负责引路的女子看出他们是明人装扮,用汉语娇声道:“几位客人,请问是去大堂,还是去别院?”

聂尘面不改色,他早就从洪旭口中了解到,山鹿院不挑客人,只要有钱就能进,所以不时有明朝富人过去玩耍,倭人女子会汉语,并不奇怪。

他微微一笑,用汉语答道:“自然是去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