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世尊遁于未发时(2 / 2)

一人得道 战袍染血 5391 字 2022-05-07

王玄应低头称是。

“蠢货!”王世充摇了摇头,“就算是要投诚,那也不能咱们主动提出来,你以为主动提及,再去讨好他李家,就能得好处?能让李家多赏给为父几根骨头?错了!大错特错!这投降,讲究一個招抚价值!”

王玄应闻言一愣。

“什么是招抚价值?”王世充大手一挥,指了指城里,“是那些循规蹈矩、奉公守法的黔首?”又指了指外面,“还是这孤苦无依、随波逐流的流民?都不是!是坏种!是无赖!是吵着闹着要杀人的恶人!”

他瞪大眼睛,狞笑出声:“你若如城中人那般良善,逆来顺受,就得被人压榨,如城外人那般孱弱,一盘散沙,就得被人拿捏!唯有做个恶人,叫嚣着要杀人,比划着要吃肉!这管着事、藏着粮的人,就要退让,就得惠泽于我!此番一战,不一定真打,但决不能让他李世民轻松如愿,唯有如此,日后咱们才能富贵连年!不说做个国公,就是当个大柱国,也未必不能!”

“我那兄长看着心志坚定,其实志大才疏。他领军围洛不过月余,便已被王世充看破了虚实,以至于被人拿捏玩弄,还自以为得计,最终突厥人来,他只能灰溜溜的退兵!”洛阳城外,连绵兵营之内,李世民看着刚刚得到的洛阳布防图,摇头叹息。

周围,几个兵将、统领闻言对视,皆不明所以。

李世民抬起头,看向营帐一角,笑道:“李靖,你自是明白我的意思,你来说吧。”

“属下不敢置喙皇家之事。”身姿提拔的李靖抱拳说着,义正言辞,“属下本就是戴罪之身,随意言语,说不定要惹火上身。”

“伱倒是懂得明哲保身。”李世民哈哈一笑,站起身来,朝着帐外走去,众将随即相随。

他来到外面,看着不远处的雄城,淡淡说着:“洛阳身为古都,城高墙厚,自古以来皆是难攻之处,他李建成领着两万嫡系兵马过来,先期攻城不顺,怕损伤了班底,于是就拿了麾下巧言之士的计策,想要用怀柔之法,要以恩惠泽于王世充,说是要将其人感化,然后主动投诚……”

说着说着,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周围的众将领一听到这里,也明白几分,就都露出了笑容,空气里一时多了许多欢乐的气息。

“先不说这王世充是否会被一点蝇头小利所迷惑,就说李建成此举,一下子就让王世充意识到,他不愿意付出代价,这叫什么?这就叫干大事而惜身。以他李建成所能调动的兵力,只要愿意付出代价,打一个洛阳,难道有什么困难?即便王世充也有盟友,甚至还有高人相助,但以咱们大唐的底蕴、以他太子的身份,一样不惧!”

说到这里,李世民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一股傲气,紧接着就摇头嘲笑:“但他却是存着幻想,想用更小的、更微不足道的、对自身几乎没有影响的代价,来达成同样的目的!”

他抬起手,指着洛阳城,扬声道:“这是哪里?这是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镇压中原地脉!掌天下之要害!这样一个地方,想不付出足够的代价就拿到,这是什么心思?守株待兔的好事,人人皆要嘲笑,怎么同样的道理放到天下之局中,反而无人置喙了?李建成如此心思,被王世充把握住了,立刻就失了主动权,自是被玩弄于股掌!”

话至此处,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冷冷说着:“洛阳不过是一座城,但这座城关系到大唐能否坐稳中原,继而雄视天下!只是精算于眼前的蝇营狗苟,那所谓的混一天下,对他李建成一党而言,到底算什么?什么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轻言用武,以防古城崩毁、生灵涂炭,说到底,他们计较的是锱铢之利,而无天下大义!洛阳的事,越拖,越是麻烦!过去,只需要付出两万人,今日我就得带来五万人,五万人打不下来,下一次就得是十万!”

他的声音越来越凝重,众将的表情也逐渐郑重,营帐内外的气氛渐渐沉重压抑。

“不要算计,一旦算计,就有其价,既有价,便能讨价还价!讨讨扰扰,心志便堕,顾虑丛生,志已不坚!”李世民目光扫过群将,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此番攻洛,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如今,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惟洛阳城孤,势不能久!此城易主,北方定矣!吾等既来,不得不归!”

“不得不归!”

“不得不归!”

被李世民的话语感染,一众将领亦是心潮澎湃。

李世民军心可用,亦是宽慰,于是当机立断,下令安排,先令人加强对洛阳的围困,又使人分兵扼守外围诸险要,切断洛阳内外联系。

“先要令王世充求战不得,外援无望,然后劝降周遭州郡县城!他王世充不是要据城自守,待价而沽吗?我便让洛阳真为孤城!再使一支人马埋伏于要道,我料王世充见我意志坚定,不纳其降,又知不可力敌,必求助于那窦建德,正好于要道伏击其人兵马!此,亦可破了窦部胆气,削其兵马,一箭双雕!日后再征其部,可事半功倍!”

说着说着,他对众人道:“攻伐洛阳,非攻一城,实灭中原乱势,所以不可局限于一城一地,要纵观全局!待得洛阳城破,中原抵定,吾定与诸位请功!日后青史之中,亦有诸公的一席之地!”

“愿为秦王效死!”

待得众将得令各去,李世民回帐坐定,沉吟思量,梳理前后布局是否还有漏洞。

这时,却有兵卒过来禀报道:“殿下,洛阳城外枯田忽然变化,尽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