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喝酒后,陈家人就犯了个毛病,见到了女婿的这班兄弟,都躲着走,边躲边打冷噤,就跟碰见鬼一样。
婚后的张兴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自从哪天婚礼上大哭一场后,就变得话多了起来,对谁都是有说有笑的,王正明送了一趟辎重过来,看见有说有笑的张兴武,就愣着了,一把拉过他,上下打量,摸摸脑袋,嘴里还直嘀咕:“小三子,脑袋不会出毛病了吧?”
沐英一脚将他踹开了,骂道:“滚吧你,他恢复正常了,你还嘀咕个啥?”
王正明给沐英带来了两封信,一封是先生给沐英的,一封是翠儿写的。翠儿信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抱怨儿子快两岁了,居然还没见过父亲,直说你这个父亲太不称职了,而且小飞燕也时常念叨父亲,怎么还不回来。
沐英对翠儿是有深深的负罪感,没有名分还不说,一年都肩部了一面,对她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先生的来信,对沐英将部分坐探卫的安排,很是赞赏,这是明智的做法,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会腾出手来,清除异己,整肃军纪,任何的小圈子、小团体、以及大将们私下的会晤,都是忌讳了。
皇上是不容许有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任何东西,当那些坐探卫被安排进了府衙、县衙、以及军中,都是一颗颗定时雷子,到时候会炸的你粉身碎骨。
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向皇帝公开这些人的身份,让他们为朝廷效力,而不是为你沐英效力,以后你也不能私下与他们会面了,只有这样,皇上才会相信你、放心你。
沐英看了先生的信,大吃一惊,先生考虑问题的深度,是自己达不到的,你安排探子进入县府、军中,你想干什么啊?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刺探朝廷秘密?这些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你会落个满门抄斩。
而且这些迟早会被皇上所知,还不如直接交给皇上,表明心迹,直接了当的的袒露,派出这些人是当时战争的需要,打探情报、传递消息、接应己方人员等作用。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人失去了作用,为了给他们谋个出路,只能这样安排。
当下,沐英事不宜迟,连夜给朱元璋写了份奏折,说明因战争时期,自己在敌占区安排了许多的探子,用来打探情报,传递消息,现如今,天下归一,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作用,考虑到之前都立过战功,为了他们有个广阔的前程,将他们安排到各衙门,做个普通的衙役,也算有个饭碗,能养家糊口。
另外一些人,有着厮杀作战的背景,固安排进了军中,为我大明王朝继续效力,上前线杀敌立功,臣恳请陛下准许陈一民前来,对这些人进行接收,以上安排妥否?请皇上训示。
朱元璋在皇宫,看了沐英的来信,对陈一民说:“你觉得如何?”
陈一民说:“沐小爷做事,滴水不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确是不需要这些人了。”
朱元璋:“这些人数是否是他的全部力量,还有待于考证。”
陈一民:“从最近监视他和他手下的那班人来看,的确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朱元璋:“这么久了,他背后的高人,还是一点迹象都没有发现。”
陈一民:“最近的迹象表明,他那边调动频繁,有一点可以肯定,沐小爷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
朱元璋:“他是我的义子,当然是我的自己人,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每做一样事情,必须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的,切不可糊里糊涂的,否则,将会酿成大错。凡是手握大权的、执掌兵权的,都要严密监视,小心点总归是好的。”
陈一民躬身答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