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刘伯温在朱元璋的指挥舰上东走西望,一直不闲着,他忽然大叫“马上换船!”
侍卫们拉起朱元璋就跳上另外一艘船,甫坐未定,老朱原来所乘大船立刻被炮石击毁。这是刘伯温观察到有敌船的大炮,在向朱元璋的旗舰瞄准,及时指引换船,躲过一灾。
陈友谅在自己的旗舰楼台上,见朱元璋指挥舰被击碎,高兴得大叫,过了一会又见帅旗在另一艘战舰上高悬,朱元璋又出现在该船船头指挥,陈军将领皆相顾失色,不知所云,都在想,这家伙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啊。
廖永忠、俞通海等人,率六只战船深入敌舰群叫阵,陈军战舰均不敢战,俞通海大喊:“谁来与我一战?”,陈军战舰中均无人敢应战。俞通海继续高呼:“谁来与我决一死战?”陈军中皆都无语,俞通海大营中,将士们皆受鼓舞,勇气百倍,呼声动天:“谁来与我一战?”
打仗打的就是精气神,精神就像***爆发一样,气势如雄,己方士兵士气喷发,而陈军那边士气却降为最低了。
敌人在愣神之间,俞通海的士兵已经登上了敌舰,敌舰上层的军官们没有了抵抗意思,呆呆地看着俞通海的士兵们占领战舰,至此陈军士气低落。
战争就是如此,当你获得了军心,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一班将士们响应,与立场无关,与人格魅力有关。就这样,俞通海的军队以小打大,小船围着陈军的巨舰,纷纷飞登敌船,待甲板上的官兵们回过神来,甲板已被俞通海的士兵们占领,而底层摇橹的陈军兵士犹茫然不知,仍旧一个劲儿喊号子卖力的摇浆。
如此这般,战至中午,陈友谅大军毫无了斗志,纷纷弃旗鼓器杖,浮蔽湖面,以示投降。
俞通海等人回来报功,朱元璋喜不自胜,赞赏道:“今日之捷,皆诸君之功也。”
俞通海进言:“湖水有浅有深,战船难以回旋。不如急入大江口,占据陈军退路,将之困死在湖中。”朱元璋觉得此言可行,就按此计安排了。
见陈友谅龟缩不出,朱元璋写信激之:“陈公您乘尾大不掉之巨舟,殒兵敝甲,与我相持。以陈公平日之**,正当亲决一死战,奈何徐徐随后,似听我指挥尾随,此非大丈夫所为也!”
陈友谅见信大怒,下令尽杀交战中生俘的朱元璋士兵几千人。朱元璋一反其道,下令把所有陈军俘虏放掉,伤员发药疗伤,仁义得不行,又下令公祭敌死难者。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而明。
相持一月有余,朱元璋除写信激怒陈友谅逗他玩以外:“与博士夏煜等日草檄赋诗,意气弥壮。”并分兵连克蔪州、兴国,陈友谅残军粮尽,遣精锐突袭洪都乡下抢粮,被朱文正派人尽焚其战舰,陈友谅再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
沐英在陈友谅火烧连营时,率自己的战舰,绕开敌舰,来到了陈友谅舰队的纵深处,这时候,陈军舰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谁也顾不上谁了,大家争着赶紧离开火势的下风头,避免殃及鱼池。
沐英看准了一群正在离开的舰队,在混乱中,指挥战舰悄悄地靠了上去。陈军舰队这时都在逃离火场,徐达、常遇春等大将的舰队在外围,不断地袭击逃离火场的敌舰,这里闯进来一艘敌战舰也很正常,只要你不攻击我们,我们也懒得理你,一艘小小的敌战舰靠拢过来,大家都不奇怪。当这艘小战舰与敌舰群中最后一艘舰船,距离只有丈余远的距离时,从小战舰的甲板上,跳出几条身影,跃向了敌舰尾的舵舱,然后小战舰就离开了这片区域。
沐英带着孟达等七名铁血卫,跃进了舵舱,舵舱内的两名士兵来不及喊叫,就被扭断了脖子,沐英和孟达换上两名士兵的衣服,坐在了舵手的位置上,其他几名铁血卫迅速隐藏起来。